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开放注册)
搜索
查看: 2113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营学导向|经营学研究的新宠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2-10 12:31: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文转载自有间学堂


经营学研究导向第二期又来啦,对于赴日考学人数最多的一个学科方向。同学们是否已经找到了一个合适自己并且有一定研究价值的课题?这次继续由TUTOR X为大家介绍下经营学研究中的另一个研究趋势。

双元创新(Ambidextrous Innovation)
- 组织行为学/战略管理的经典与新宠儿 -

主题:组织行为学,战略论
关键词:创新,产品,流程,销售额增长
重点介绍文献:He and Wong(2004)的实证分析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何种创新思路会增加企业的收益。目的是帮助大家理清关于创新这个主题的其中一条研究主线,然后介绍几个笔者认为比较关键的学术研究成果。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篇文章不是讲述如何创新,这是how to的技术论,笔者将会借以后MBA专题来讨论。


关于创新这个一直被实务和学术研究领域反复提到的词,在1991年被组织行为学的大牛J. G. March的一篇论文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在这篇论文之前,学术界(当然,实务界也是)对于“创新”,形成的共识是这样的:由于资源和种种条件的限制,企业可以选择在完全陌生的新市场进行探索式(explorative)的创新(比如研发一种新型技术),或者就在原来擅长的领域进行不断的改良来实现挖掘式(exploitative)的创新(比如提升现有产品的质量水平)。两者犹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当然,还有其他的创新分类,比如结构式创新,我们将在以后单独讨论,毕竟创新这个话题非常的广泛。


这个共识也许现在来看并不那么令人信服,但是请大家考虑时代背景,这个共识的前提是1990年代之前,全球化的竞争并没有那么激烈,类似印度和中国这样的新兴国家的崛起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也刚刚只有一个萌芽,企业的持续竞争力其实做好两者中的一个,就可以维持并且提升。

打个也许不妥当的比方,大家可以想象一下,1990年之前,你如果去深圳批发一大堆外国牛仔裤跑到上海路边摆个地摊,牛仔裤的销量会非常好,跑腿勤快,也许很快可以成为当时的万元户,这时候你不需要进行新领域的探索,只要考虑怎么改善你的路费成本就行。


但是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务需求上,在1990年代以后,大家都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企业既要做好现有产品的改良,但是为了避免现有产品的快速淘汰,又要不断进行新领域的探索,让企业的将来更加具有弹性,这种思路到底对不对?

这时候,开头提到的March(1991)这篇论文,首先在理论上讨论了探索和挖掘这两种创新,他指出这两者(探索式的创新与挖掘式的创新)并不是矛盾对立的,而是可以取得一个平衡。也就是说,探索式和挖掘式这两种创新战略,好比人的两只手,只存在哪个手用的更擅长更灵巧一点,而没有必要因为一只手用的习惯而去砍掉另一个手,只是一个平衡的问题。

受到March(1991)的理论影响,Tushman和O’Reilly(1996)把这种平衡称为Ambidexterity,这个词不太常见,其实是形容外科手术医生两个手都很灵巧,这样一个概念还是非常形象和经典的。



创新上的Ambidexterity有多种中文翻译,目前的中文翻译中并没有一个固定说法,这些翻译中,笔者认为“双元创新”还是比较妥当的。

顺便提一下,日语表达为「両利き経営」,其中,探索的日语依然是「探索(たんさく)」,挖掘式创新在日语里用「深化(しんか)」来表达(入山,2012),这些翻译目前已经被日本的管理学者甚至是会计学者所接受和使用。笔者认为日语的这个翻译更胜中文一筹,因为双元创新理论不但关注创新本身,还包络了业务流程的管理,用经营或者管理来表达更加贴切。


即便是有零散的案例分析来讨论和观察双元创新的可能性和特征,双元创新在2000年之前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关注。在1990年代中期开始,知识创造理论和组织能力概念更加受宠,加之双元创新更像一个普遍价值观,在实证层面很难进行概念上的测量。

这个僵局直到2000年初,由He和Wong这两位亚洲学者的一篇基于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才得以打开。

他们的基本思路是这样的:
如果March(1991),以及Tushman和O’Reilly(1996)的主张和推论,还有大部分实务家的经验是正确的话,那么探索式和挖掘式是同时存在的,只是两者的程度也许有不同而已。
因此,这两种创新都是可以测量的,并且有必要测量,他们设计开发了一共8个量表问题来着重测量企业的创新战略,然后通过因子分析成功抽出了两种创新是可以分别由4个量表问题构成。

然后,如果两个创新战略是同时存在的并且得以测量他们的被重视程度,对于企业的创新方式以及业绩有何种影响?
为了讨论这个问题,他们对于探索和挖掘式创新的“同时存在”考虑了两种模式,

于是,他们使用b中抽出的两种战略的因子得分,对于(1),用两者相乘来代表两种创新的双元程度:两者相辅相成,相乘得到的数值越大,双元程度越高,对于(2),用两者相减取其绝对值来代表两种创新的平衡差,注意,这个绝对值越大,代表越偏向某种战略,绝对值越小,代表双元程度越高但是未必两者都被重视。
他们的分析结果和推论:
探索式创新增强产品创新,挖掘式创新可以同时增加产品创新和流程创新,而产品创新和流程创新都促进了销售额的增长。
(1)的两者相乘的数值越大,直接增加销售额的增长,而(2)的两者相减的绝对值越大,会直接减少销售额的增长。

由此可以推论:两个创新战略分别对于持续竞争力都有影响,与此同时,两种创新形成的双元创新也对于财务业绩的持续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反之,只注重一种战略而忽视另一种,也许对于销售额的增长是不利的。
笔者引用他们的分析结果图表来总结以上内容。


He和Wong(2004)这次研究,在学术上的贡献是比较成功地测量了“双元”这个概念,并且观测到了双元对于创新业绩和财务业绩的影响。作为实证了March(1991)以及Tushman和O’Reilly(1996)的理论,可以说是一篇先驱式的重要论文,它使得全世界的学者都可以对于这个看似宽泛的概念进行科学测定,无疑让双元创新成为了组织行为学和战略管理领域的新宠儿。

值得一提的是,其实实务家更关心如何进行He和Wong(2004)的问卷量表中提到的这两种创新,比如 “Extend product range” 有什么样的管理技术。MBA课程更关心这样实际的“如何做”的课题。

He和Wong的论文发表以来,已经过了12年个年头,这12年中,不仅是组织行为学还是战略管理的研究对于双元创新有了新进展,He和Wong的测量方法和基本分析思路也影响着包括市场营销以及管理会计这样的领域。

无论是实务领域的关心课题,还是新的学术进展,都欢迎各位朋友来有间学堂,和Tutor X进行更加有趣和具有深度的讨论。

引用文献
[1] He, Z., and Wong, P. 2004. Exploration vs. Exploitation: an empirical test of the ambidexterity hypothesis. Organization Science, 15(4), pp. 481-494.
[2] March, J. G. 1991.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Organization Science, 2, pp. 71-87.
[3] Tushman, M. L., and O’Reilly, C. 1996. Ambidextrous organizations: Managing evolutionary and revolutionary change.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38, pp.8–30.
[4] 入山章栄(2012)『世界の経営学者はいま何を考えているのか:知られざるビジネスの知のフロンティア』英治出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开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论坛 ( 琼ICP备10001196号-2 )

GMT+8, 2024-5-5 12:22 , Processed in 0.39673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